香港城市大學(城大)般哥展覽館展覽《琥珀:波羅的海黃金》( Amber: Baltic Gold )呈獻來自拉脫維亞國家歷史博物館、拉脫維亞國家藝術博物館、Association Trésors de Ferveur、富維耶基金會、香港夢蝶軒、兩依藏博物館,以及私人收藏家、設計師及藝術家,共240件琥珀珍品。當中為數不少為貴族婦女的珍藏,讓香港人了解經歷數千年歲月洪流的琥珀,如何穩奪中外女士的芳心。展覽中特別展出市場罕見的拉脫維亞琥珀首飾,展現琥珀在不同時期和其他物料配搭運用,從而讓我們一窺近代歐洲首飾設計潮流的微妙變化。
琥珀和中外女性的緣份
琥珀自古開始和女性淵源深厚,例如在盛產琥珀的波羅的海國家立陶宛,傳統上母親會為出嫁的女兒送上琥珀項鍊和胸針作為祝福,而當她再傳給自己的女兒時,又會再增加飾物的數量,令琥珀成為女性獨享的家傳之寶。
在廿世紀以前,無論在中國或西方,琥珀都是貴族婦女的恩物,世界各地都傳說琥珀可用作魔法護身符,甚至有止痛的功效,可以保護孕婦及減輕嬰兒出牙時的痛楚;而優質琥珀經過工匠的精心雕琢,在精細的雕紋中反射出琥珀獨有的金黃或暗紅潤澤光華,確實是令女人愛不釋手。
波羅的海國家的琥珀珠寶
在波羅的海國家,琥珀是傳統文化的一部份,地位一向崇高;但琥珀珠寶設計其實也經歷了一番變遷。以拉脫維亞為例子,她盛產琥珀,在其獨立的第一階段期間(1918–1939年),開始生產鑲有小塊琥珀的銀製品琥珀首飾。
這段時期的珠寶充滿民族浪漫主義,飾以明顯的幾何形狀,例如藝術家Arvīds Dzērvīte在1920年代創作的琥珀銀胸針,就被視為傳統胸針設計的代表。此浪漫傳統風格延續至蘇聯佔領初期(1950年代),當時的設計師常採用古代(民族)胸針的形式,例如帶有懸垂飾物的款式,藉此保留舊有傳統,亦嘗試不同的創作。
鐵幕下的拉脫維亞琥珀首飾
到了1960年代及1970年代,拉脫維亞設計師開始留意琥珀作為物料的特性,並利用當時的現代主義傾向,作出原創的詮釋,突出琥珀原石的自然形狀,將其鑲嵌在重金屬結構中,或直接不加外框。厚重且複雜的金屬織鏈亦大受歡迎,而吊墜則由個性強烈的琥珀製成,同時,藝術家亦會將琥珀包裹在精緻的鏤空或幾何、對稱、正式的金屬框架中,創作出風格突出的傑作。
波羅的海琥珀珠寶的復興
有一陣子,波羅的海的藝術家和設計師對於使用琥珀都有點猶豫,一方面是由於現代主義拒絕裝飾元素,另一方面是因為琥珀供應有限;及後藝術家對傳統藝術及工藝的興趣風潮再起,琥珀再次被使用於家具和裝飾品之上,別具創意,令人驚喜。
西歐的琥珀Art Deco藝術
在西歐,琥珀可能沒有在波羅的海國家的國寶級地位,但它一直在歐洲的裝飾藝術佔一席位,而且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,著名的珠寶商都轉用琥珀,視它為一種嶄新和繽紛的材料,並配以珊瑚、玳瑁、硬石(孔雀石、紫水晶、青金石等)和寶(玉、藍寶石、祖母綠等)。琥珀出現在煙嘴、煙盒、打火機、藥盒和化妝盒等奢華的實用物品上,《琥珀:波羅的海黃金》展出來自卡地亞、Mauboussin 和Lacloche Freres的作品,它們展現出裝飾派藝術的極致精美。同一時期,男士配飾亦用上琥珀,尤其是在1930年至1960年間非常流行的袖扣。
《琥珀:波羅的海黃金》
《琥珀:波羅的海黃金》網羅了不同時代的琥珀首飾精品,由古代至早期歐洲的琥珀項鏈、吊墜、珠串、近代歐洲充滿宗教色彩的琥珀玫瑰念珠及花冠念珠、甚至是現代歐洲奢華品牌以琥珀結合黃金、鑽石和珊瑚製成的精美Art Deco風格化妝盒,到當代波羅的海地區藝術家融合創意與文化反思的傑作,件件巧奪天工,令人目不暇給。是次展覽展出多件在港首次曝光的琥珀精品,展期至2023年5月31日,機會難逢,切勿錯過。
#####
圖:城大般哥展覽館展覽
[ #琥珀 #Amber #波羅的海黃金 #BalticGold #香港城市大學 #城大 #般哥展覽館展覽 #拉脫維亞國家歷史博物館 #拉脫維亞國家藝術博物館 #富維耶基金會 #香港夢蝶軒 #兩依藏博物館 #私人收藏家 #琥珀珍品 #貴族婦女的珍藏 #近代歐洲首飾設計潮流 #婦女的恩物 #趙氏Baby #文明生活 ]